首页 资讯 电影 辩论|《哪吒2》究竟是在“吸干”还是“激活”市场?

辩论|《哪吒2》究竟是在“吸干”还是“激活”市场?

2025年2月23日刊| 总第3886期

在经历了20多天的“高开疯走”后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以下简称《哪吒2》)的单日票房终于在本周有所回落。然而,即便如此它依旧一骑绝尘,牢牢把控着近六成的排片,贡献着近九成的票房。

无论是上周的新片《美国队长4》《花样年华》,还是本周的新片《你的颜色》《诡才之道》上映后均毫无声息。拿不到多少排片,自然也就没法给年度票房多做贡献。

随着《哪吒2》官宣密钥延期至3月30日,一种新的论调渐渐冒出水面——《哪吒2》在票房上的过于一骑绝尘,以及它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效应,将“吸干”中国电影。

于是,《影视独舌》向身边的好朋友,包括但不限于导演、编剧、宣发、影城经理、影评人、媒体人、行业观察者、影迷等进行了询问,让他们在“吸干”与“激活”两大对立论调之间做个选择。

结果在26个受访对象中,只有三位明确选择了“吸干”,占比约一成。他们三位分别是电影宣传、影城经理、资深媒体人。 明确选择“激活”的有12位,多为电影从业者。另外有11位和DeepSeek一样选择做个中立派。

接下来,我牵了一个线,让“吸干派”和“激活派”就一些衍生问题辩论一下。由于发言散乱,且部分人出现了倒戈现象,所以以下发言均为两派的汇总,不对号具体受访者。

今年的总票房能超过去年吗?

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大分歧。

激活派一致认为今年的总票房必超去年,甚至有人认为能超越前年的549.19亿。

中立派和吸干派也都认为今年总票房能超过去年,但大都表示不会超过太多,至少不会超过前年。

只有一位吸干派表示不看好今年的总票房超过去年。

而当问到今年总票房在去掉《哪吒2》后,是否能超过去年这个问题时,几乎所有受访者均表示不看好。

影城靠《哪吒2》就能吃饱了?

激活派普遍认为,遇到《哪吒2》这样二十年难遇的持续高上座率爆款,至少可以救活电影产业的终端——影城。

然而,吸干派里的影城经理却表示,大家过于乐观了。

即便《哪吒2》火爆到如此程度,影城依然无法“一片吃半年”。 以她从业的影城来算,《哪吒2》目前的收益其实只够覆盖2-3个月的运营成本。况且有些影院去年还有亏损要填补。

因此,如果《哪吒2》下线后迟迟不出现下一部爆款,那影院很快就会再次陷入困境。

中立派里的行业观察者指出,虽然话说出来不好听, 但只有“烂片”都能卖出两三亿的票房,才说明电影市场被真正“激活”。

看电影和看一部爆款电影,从消费行为的性质上是不同的。市场活跃与品质提升并不对等。活跃的市场应该是总量大、包容度高。

《哪吒2》的虹吸效应会持续多久?

激活派对《哪吒2》的虹吸效应普遍比较乐观, 认为只是春节档及后续的一个月左右。吸干派则普遍认为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。

《封神第一部》创下了5次延长密钥的纪录,从2023年7月20日首映到2024年1月19日下映,总上映时长达到了半年。

于是 吸干派里便有人断言,《哪吒2》能一直上映到六一儿童节。那么,这期间的清明档和五一档,谁敢来碰?

吸干派里的宣发人员透露, 很多原本计划在今年二、三、四月份上映的国产新片,已经暗地里纷纷撤档了。目前还硬着头皮上的,要么是引进片、要么是重映片、要么是对票房无欲无求的小成本。

吸干派里的影城经理讲述了现在排片所面临的现实困境。由于《哪吒2》在工作日里已经出现了空场,所以她挪了一部分给新上映的《美国队长4》和《花样年华》。结果隔壁影城只多十场《哪吒2》,就在平均上座率和总票房上多出一倍。

这就导致影城经理现在不敢轻易地把《哪吒2》的排片分给新片。本周新片只能去分上周新片的排片。这生存环境的惨烈程度,可想而知。

另一个延长虹吸效应的事,是出现了以前很少见的单位包场。按往常的市场规律,工作日单日票房下降了,周末也会相应下降。可《哪吒2》不是。别看本周工作日的单日票房已经降到2亿以下,可到了周末立即暴涨到5亿多。

只要还有这种周末小井喷存在,《哪吒2》的高排片就不会被撼动。有票房诉求的新片就只能按兵不动。

接下来,最看好哪部国产新片?

面对这个不是辩题形式的问题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懵了一下, 甚至不少人反问:“有哪些啊?”在查找了待映片单后,即便是激活派,也有不少表示给不出答案,或直接甩出远在天边的《流浪地球3》和《哪吒3》。

目前2025年已定档国产影片里,猫眼想看数破万的影片,离我们最近的是3月7日上映的《多幸运遇见你》。已定档的大制作只有5月30日的动画片《时间之子》、7月31日的《731》、10月1日的《熊猫计划2》。

于是,能给出回复的人,选择的更多的是一些传闻中影片。其中出现最多的是文牧野导演的《欢迎来龙餐馆》,理由是主演为沈腾。其次是漫改武侠片《镖人》,理由是主演为吴京。再次是陈可辛导演的《酱园弄》,理由是主演为章子怡。最后是管虎导演的《东极岛》和刘伟强导演的《水饺皇后》,理由是主演为朱一龙和马丽。

有被提及的还包括大鹏导演的《长安的荔枝》、路阳导演的《刺杀小说家2》、饶晓志导演的《无名之辈2》,理由都是较为知名的IP。

可见,知名主演和口碑IP,是大家普遍觉得能在“后哪吒时代”冲击票房的保证。

好莱坞电影在内地会继续遇冷吗?

好莱坞电影已经连续两年在内地没有破10亿的作品出现了。今年《哪吒2》带动的“升国旗”情绪,为好莱坞电影在内地的前景又蒙上了更厚的阴影。

吸干派里的那位媒体人,最大的立论点便是 网友围绕《哪吒2》玩梗玩出的众多以偏概全、带有拉踩性质的言论,对中国电影伤害极大。如果这种情绪持续一段时间,那好莱坞电影在内地就不是“不行”,而是要“垮掉”。

好莱坞大片是内地票房产出的一支重要组成,如果后续的《编号17》《我的世界大电影》《白雪公主》《碟中谍8:最终清算》《星际宝贝史迪奇》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《驯龙高手》《超人》《创:战神》都像《美国队长4》这般毫无存在感的话,那全年票房必将损失难以弥补的一大块。

不过激活派和中立派都认为抵制好莱坞的情绪,并不会延续太久。《美国队长4》的票房不济,很大原因还在于其自身口碑差。后续好莱坞电影,尤其是《我的世界大电影》《星际宝贝史迪奇》《驯龙高手》这样的合家欢影片,如果能在口碑上立得住,票房应该不会太低。

中国电影被“激活”的契机何在?

尽管吸干派能举出数据来描绘《哪吒2》的虹吸效应有多么可怕,但激活派依然相信未来会更好。

这种信心主要来源于, 《哪吒2》捅破了业界对票房天花板的想象,必然会大幅提振行业信心。其中最直接受惠的便是待映及正处于制作和筹备中的动画电影项目。中国动画产业这几年对世界一流的努力追赶,终于被大众所看见。

《哪吒2》的成功,还让人们更聚焦于好内容本体,而不再去纠结创作者的身份。 未来电影行业可能会迎来一波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。此外,电影对流量明星的依赖,会进一步降低。被高片酬明星牵着鼻子走的创作,可能会有所减少。

大量30-39岁的中低频观众重返影院,让电影重回全民文化消费选择。这些人对影院观影体验的认可,有机会转化为再次走进影院的动力。电影也有机会一举冲破信息茧房,成为更多人在推送机制下的一块兴趣拼图。

《哪吒2》票房一骑绝尘所引发的虹吸效应,必然会给中国电影带来一段不会太短的阵痛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,国产新片可能都会被观众拿来和《哪吒2》进行本不必要的比较,从而难以获得合理的口碑和票房。

可是当中国电影能以此为契机,剔掉腐肉、清掉恶疮,用扎实的好作品回应观众重新投来的喜爱,那就一定是个被“激活”的新面貌。

文/满囤儿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原创 诡才之道豆瓣开分7.8:恶搞版周处除三害,奔着惊悚片看却笑到抽
下一篇
原创 黄灿灿再回应杨晓培,面试风波已翻篇,暗中感谢杨紫给她机会

评论

评论已关闭

推荐阅读